在 Java 的发展历程中,每一个新版本都带来了令人期待的变化,JDK 21 也不例外。作为一个长期支持(LTS)版本,JDK 21 包含了众多新特性,这些特性旨在提升开发效率、增强性能以及改进语言的表达能力。下面让我们深入了解 JDK 21 中的一些关键新特性。
一、虚拟线程(Virtual Threads) - JEP 444
虚拟线程是 JDK 21 中最受瞩目的特性之一,它为 Java 并发编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。在传统的 Java 并发模型中,每一个线程都映射到一个操作系统线程,创建和管理这些线程的开销较大,并且在高并发场景下,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成本也不容忽视。虚拟线程则不同,它是由 JVM 管理的轻量级线程,与操作系统线程解耦,大大降低了线程创建和切换的开销。
1.1 虚拟线程的优势
-
高并发处理能力:虚拟线程的创建成本极低,可以轻松创建数以百万计的线程,这使得 Java 应用能够高效处理高并发任务,如大规模的网络请求处理、分布式计算等场景。
-
简化并发编程:开发人员可以为每个任务创建一个虚拟线程,而无需像传统线程那样担心线程池的复杂管理。这使得并发编程模型更加简单直接,开发者能够更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。
-
与现有代码兼容:虚拟线程与现有的 Java 代码和库完全兼容,无需对现有代码进行大规模修改即可享受虚拟线程带来的性能提升。例如,在一个 Web 服务器应用中,只需将创建传统线程的代码改为创建虚拟线程,就能显著提高服务器对并发请求的处理能力。
1.2 如何使用虚拟线程
在 JDK 21 中,创建虚拟线程非常简单。可以通过Thread.startVirtualThread
方法来启动一个虚拟线程,示例代码如下:
Thread.startVirtualThread(() -> {
// 线程执行的任务逻辑
System.out.println("This is a virtual thread.");
}).join();
也可以使用ExecutorService
来管理虚拟线程,通过Executors.newVirtualThreadPerTaskExecutor
方法创建一个为每个任务分配一个虚拟线程的执行器:
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= Executors.newVirtualThreadPerTaskExecutor();
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++) {
executorService.submit(() -> {
// 任务逻辑
System.out.println(Thread.currentThread().getName() + " is running.");
});
}
executorService.shutdown();
二、字符串模板(String Templates)预览 - JEP 430
字符串模板是 JDK 21 中的一个预览特性,它简化了字符串插值和复杂字符串的构建过程。在以往的 Java 开发中,拼接字符串通常使用+
运算符或者StringBuilder
类,当字符串中包含大量变量和复杂逻辑时,代码会变得冗长且难以阅读。字符串模板通过使用\{expression}
语法嵌入表达式,使字符串的构建更加直观和简洁。
2.1 字符串模板的特点
- 简洁的语法:使用
STR
模板处理器结合\{}
语法,能够清晰地将表达式嵌入字符串中。例如:
int age = 30;
String message = STR."The user's age is \\{age}.";
System.out.println(message); // 输出:The user's age is 30.
-
安全的字符串构建:字符串模板可以避免字符串拼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错误,如类型转换错误等。并且对于包含用户输入的字符串构建,它能更好地防止注入攻击,提高程序的安全性。
-
支持复杂表达式:在
{}
中不仅可以嵌入简单变量,还能使用复杂的表达式,如方法调用、条件判断等。例如:
String name = "Alice";
int score = 85;
String result = STR."The student \\{name} has a score of \\{score > 60? 'passed' : 'failed'}.";
System.out.println(result); // 输出:The student Alice has a score of passed.
- 自定义模板处理器:除了默认的
STR
模板处理器,开发人员还可以自定义模板处理器,以实现特定的字符串构建逻辑和格式化功能。
三、记录模式(Record Patterns) - JEP 440
记录模式扩展了 Java 的模式匹配功能,使得可以更方便地解构记录类的实例。记录类(Record Classes)是 Java 14 引入的一种紧凑的不可变数据载体,记录模式则为处理这些数据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。
3.1 记录模式的优势
- 简化数据处理:通过记录模式,可以直接在
switch
语句或其他模式匹配的场景中解构记录类的实例,获取其中的字段值,而无需显式地调用访问器方法。例如,假设有一个记录类Point
:
record Point(int x, int y) {}
可以使用记录模式在switch
语句中进行如下处理:
Point point = new Point(10, 20);
switch (point) {
case Point(int x, int y) when x > 0 && y > 0 -> System.out.println("In the first quadrant.");
case Point(int x, int y) when x < 0 && y > 0 -> System.out.println("In the second quadrant.");
// 其他情况...
}
- 与其他模式结合使用:记录模式可以与类型模式、
switch
表达式等结合使用,使代码更加简洁和具有表现力,能够以更声明式的方式处理复杂的数据结构。
四、模式匹配switch
语句(Pattern Matching for switch) - JEP 441
在 JDK 21 中,模式匹配switch
语句成为了正式特性。这一特性进一步增强了switch
表达式和语句的功能,使其可以使用模式匹配,包括类型模式、空值匹配等。
4.1 模式匹配switch
语句的特点
- 类型安全和语义清晰:在
switch
的case
标签中使用模式匹配,能够避免显式的类型转换和复杂的条件判断,使代码更加类型安全,并且语义更加清晰。例如:
Object obj = "hello";
switch (obj) {
case String s -> System.out.println("It's a string: " + s.length());
case Integer i -> System.out.println("It's an integer: " + i);
// 其他类型的处理...
}
-
模式完整性检查:编译器会检查模式是否完整,确保所有可能的输入值都在
switch
语句中有对应的处理分支,避免出现遗漏情况,提高了代码的健壮性。 -
简化复杂逻辑:对于处理多种类型的复杂逻辑,模式匹配
switch
语句能够以更简洁的方式表达,减少了冗长的if - else
嵌套结构,使代码更易读和维护。
五、分代 ZGC(Generational ZGC) - JEP 439
ZGC 垃圾收集器在 JDK 21 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,引入了分代收集的概念。分代收集是一种常见的垃圾回收策略,它将对象根据存活时间分为不同的代,对不同代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回收方式,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。
5.1 分代 ZGC 的改进
-
降低垃圾收集开销:分代 ZGC 可以更频繁地收集年轻代的对象,因为年轻代的对象通常生命周期较短,这样可以减少垃圾收集对应用程序性能的影响。
-
减少内存占用:通过区分新旧对象的世代,ZGC 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内存,减少堆内存的占用,提高内存的利用率。
-
保持低延迟特性:ZGC 原本就以低延迟著称,分代 ZGC 在继承这一优点的同时,进一步优化了垃圾回收的性能,使得应用程序在高负载下也能保持稳定的低延迟运行。这对于一些对响应时间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,如金融交易系统、实时通信系统等非常重要。
六、外部函数与内存 API(Foreign Function & Memory API) - JEP 442
外部函数与内存 API 为 Java 程序提供了一种安全、高效地与本地代码和内存进行交互的方式。在以往,Java 与本地代码交互主要依赖于 Java Native Interface(JNI),但 JNI 存在一些问题,如编程复杂、容易出错、安全性较低等。
6.1 外部函数与内存 API 的优势
-
替代不安全的 JNI:该 API 提供了一种更现代化、类型安全的方式来调用本地函数和访问本地内存,避免了 JNI 的一些缺陷,如指针操作的风险和内存泄漏的问题。
-
更好的性能:通过优化与本地代码的交互方式,外部函数与内存 API 能够实现更高的性能,尤其是在处理大量本地数据和频繁调用本地函数的场景中。
-
更安全的内存访问:它提供了对本地内存的安全管理,能够防止内存越界、悬空指针等常见的内存错误,提高了 Java 应用程序与本地代码交互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。
6.2 使用示例
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,展示如何使用外部函数与内存 API 调用本地的sqrt
函数:
import jdk.incubator.foreign.\*;
import static jdk.incubator.foreign.CLinker.\*;
public class SqrtExample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\[] args) {
try (ResourceScope scope = ResourceScope.newConfinedScope()) {
MemorySegment alloc = MemorySegment.allocateNative(CLinker.C\_DOUBLE.byteSize(), scope);
MemorySegment.asSlice(alloc, 0, CLinker.C\_DOUBLE.byteSize()).set(C\_DOUBLE, 4.0);
FunctionDescriptor fd = FunctionDescriptor.of(C\_DOUBLE, C\_DOUBLE);
Linker linker = Linker.nativeLinker();
MemorySegment sqrt = linker.downcallHandle(
"sqrt",
fd,
FunctionOption.availableInClassLoader(SqrtExample.class.getClassLoader())
);
double result = linker.downcall(sqrt, C\_DOUBLE, alloc.get(C\_DOUBLE));
System.out.println("The square root of 4.0 is: " + result);
} catch (Throwable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}
}
七、其他重要特性
7.1 序列集合(Sequenced Collections) - JEP 431
JDK 21 引入了新的接口来明确表示具有定义顺序的集合,包括SequencedCollection
、SequencedSet
和SequencedMap
。这些接口为操作有序集合提供了统一的方法,例如获取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、以相反顺序遍历集合等。这对于需要处理有序数据的场景,如历史记录管理、任务队列等非常有用。
7.2 密钥封装机制 API(Key Encapsulation Mechanism API) - JEP 452
该 API 引入了密钥封装机制(KEM),这是一种使用公钥加密确保对称密钥安全的加密技术。它为 Java 应用程序提供了更强大的安全功能,可用于安全通信、数据加密等场景,增强了 Java 在安全领域的能力。
7.3 未命名变量和模式(Unnamed Variables & Patterns) - JEP 443
此特性允许在模式匹配中使用未命名变量和模式,用下划线_
表示。未命名模式用于匹配记录组件但不指定组件的名称或类型,未命名变量用于初始化但不使用的情况。这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,特别是在处理复杂记录模式时。
7.4 未命名类和实例主方法(Unnamed Classes and Instance Main Methods) - JEP 445
这个预览特性简化了 Java 程序的编写,尤其是对于初学者。它允许编写没有显式类声明的简单 Java 应用,并且支持使用实例主方法,使编写小型、独立的 Java 程序更加便捷,降低了入门门槛,同时也适用于一些快速原型开发和脚本式的编程场景。
总结
JDK 21 的这些新特性为 Java 开发者带来了诸多便利和性能提升。虚拟线程改变了 Java 并发编程的格局,字符串模板和模式匹配等特性增强了语言的表达能力,分代 ZGC 提升了垃圾回收的效率,外部函数与内存 API 提供了与本地代码交互的新方式。随着 JDK 21 的发布和广泛应用,Java 将在性能、开发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展现出更强大的竞争力,为开发者构建更高效、更可靠的应用程序提供有力支持。在实际项目中,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逐步采用这些新特性,以充分发挥 JDK 21 的优势。